根据有关专家对蜈蚣及蜈蚣类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认为,蜈蚣的人工养殖及蜈蚣类产品的开发前景阳光灿烂,非常广阔。
蜈蚣又名天龙,因为它的足很多,故又称它为“百足”,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整形目,蜈蚣科。
蜈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传统药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蜈蚣含有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份(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及酷氨酸、亮氨酸、蚁酸等多种物质,中医认为蜈蚣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蜈蚣入药临床能治疗小儿惊风、口眼歪斜、抽搐、破伤风、风癖、白秃等病症。据对小白鼠灌胃实验表明:蜈蚣对惊厥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蜈蚣的水浸液能抑制结核杆菌、皮肤真菌。民间将蜈蚣去头足研末内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乳腺结核以及劲淋巴结核。另外,临床还用蜈蚣治疗瘰疠、症积、恶疮、肿毒、慢性溃疡、烧烫伤等,均收到一定的疗效,还是“蛇药片”、“拔毒膏”、“散风活络丸”等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蜈蚣是我国传统常用动物药材,我国为地道的蜈蚣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享有声誉。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蜈蚣药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蜈蚣及蜈蚣毒素大治疗癌症方面显示出的特殊疗效及新用途的开拓,使蜈蚣需求量骤增。蜈蚣毒素必将成为一种生物制品走向市场。目前国际市场蜈蚣毒货缺价昂,每克高达万元以上,中药材市场上蜈蚣价高达2元/条,且供不应求,货源短缺。我国已开始蜈蚣的饲养取毒工作。山东曹县王泽铺昆虫小镇,瞄准市场闯冷门,养蜈蚣一年已获利30多万元,并带领1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创办了养殖场。蜈蚣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社会需求量大,蜈蚣的人工饲养及在饲养条件下的取毒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据了解,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化学商已看准了中国丰富的蜈蚣资源,意欲投资在我国开发蜈蚣产品。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开展蜈蚣的人工养殖,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蜈蚣资源,开发蜈蚣产品前景阳光灿烂。目前已成为农民朋友、下岗职工的新兴致富项目。